登錄站點

請由此登入

查看日誌|返回日誌列表

弟子規(含解釋)

標籤弟子  2010-06-07 23:21

弟子規

總敘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弟子規》是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首先它教導我們該怎麼孝順父母和尊重敬愛我們的兄弟姐妹。然後它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所有人、事、物,要如何保持小心謹慎,要我們做一個有信用的人,教我們要相信古聖先賢的教誨。

汎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接著它教導我們應該要平等的去愛護一切眾生,要親近仁慈、有德行的人,向他們學習。我們必須先把自己本份內的責任都做到了,如還有剩餘的時間和精力,才可以更進一步學習研究文學藝術,來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品質。

 

第一章 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當父母在呼喚我,我要馬上回答他們。父母命令我做的事,我要趕快去做。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對父母的教誨,我要恭敬的傾聽。對父母的指責,我要順從承受,並且還要努力的去改過自新。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冬天我要讓父母的身體保持暖和,夏天能保持涼爽。每天早晨我要跟父母請安,表示我對父母的關懷,夜晚我要讓父母睡的安穩。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便.

出門前我應該先稟告父母,讓他們知道我會去那裡,因為父母時刻都在為子女們操心。回家後,我應該先拜見父母,讓他們知道我已回來了,好讓父母安心。居住的地方要固定,生活要有規律,做事要有恆心,不要隨意更改自己的志向。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雖然只是一件小事,如果不合情理,不要任意去做。如果做了,就是不孝,因為父母不會願意見到子女做不合情、理、法的事情。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東西雖小,不要私自收藏。如果私自收藏東西,父母知道後,一定會感到很傷心的。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父母合情、合理、合法的愛好,我要盡力為他們準備好。在合理的範圍內,如果有人、事、物令父母感到厭惡,我也要盡可能謹慎的為他們除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如果我的身體受了傷,我的父母會擔憂。如果我的德行不好,我的父母會因此而感到羞愧。

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如我的父母親愛我,孝順父母並不困難。但是如我的父母憎厭我,我還是能一樣的孝敬他們,那才符合聖賢人行孝的標準。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父母有過失,要力勸他們更改。勸他們的時候,我們的表情要委婉,聲音要柔和。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如父母不接受我們的勸告,我們可以等父母心情好一點的時候,再次的勸他們。如果父母還是不肯接受,我們可以接著用哭泣的方式使父母覺悟。即使因此被父母鞭打,我們心裡也絕不會起怨恨的心。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父母親生病了,所喝的湯藥,我們自己要先嘗過。我們早晚都要在父母的床旁細心的服侍他們。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替父母守喪的三年期間,我們應該要常惦記著父母養育之恩未報而感到悲傷哽咽。在這段期間內,家裡的佈置應該有哀泣的氣氛。我們應該要避免去遊樂場所、參加喜慶典禮或者是大吃大喝。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我們要依禮辦理父母的喪事,要用至誠的心祭祀父母。我們侍奉已過世的父母要如同父母在世時一樣。

 

第二章 出則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為人兄長要友愛自己的弟弟妹妹,弟弟妹妹應該要尊重敬愛自己的兄長。兄弟姐妹能和睦相處,就是在孝敬父母。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當兄弟姐妹懂得重視同胞的情義超過財物,彼此就不會為了爭取財物而產生怨恨。如彼此說話都能謹慎、有耐心、能容忍,忿恨的心自然就熄滅了。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則後,

無論是吃、喝,還是在坐、在走,都應該要讓長者先,幼者跟隨在後。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如長者在叫喚人,要立即代長者去叫。如那人不在,自己要馬上回來向長者報告,並且要代替那人為長者服務。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依中國古禮,稱呼尊長不可以稱他的名。在尊長前,不要賣弄自己的才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在路上遇到我認識的長者,我應該要快速向前跟長者鞠躬敬禮。如果他不開口跟我說話,我應該恭敬的退立在一旁。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當我正騎在馬上,在路上遇到我認識的長者,我應該下馬跟長者致敬。如我是乘坐在馬車上,我就應該停住馬車後下車跟長者先致敬,然後請問長者是否能載他一程。在路上遇到我認識的長者經過,我應該要恭敬站立在一旁等候,等長者走遠見不到了,我才能離去。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當尊長還站立著,我不可以坐下。要等長者坐下後,長者叫我坐,我才能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在尊長前,說話聲音要低。如果太低,聽不清楚,也不適宜。

近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會見尊長,要快步走到他面前;離開時,動作不要太倉促。回答長者問題時,眼睛要正視長者。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侍奉自己的伯叔或堂伯叔,要如同侍奉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堂兄弟、表兄弟,也要如同對待自己的親兄弟一樣。

 

第三章 謹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每天早晨我要比父母起的早,夜晚要等父母睡後,我才去睡。當我覺察到時間一去不返,自己一年一年的變老,就該格外珍惜眼前的光陰。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

早晨起床後要先洗臉、刷牙。上完廁所,要馬上把手洗乾淨。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帽子一定要戴端正,衣服的鈕鉤要打好結,襪子和鞋子要穿整齊。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帽子和衣服要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不要亂放,不然衣物會被弄髒。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穿的衣服要乾淨,是否華麗並不重要。穿著要適合自己的身分和地位。在家的穿著也要合乎傳統和習慣。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對飲料和食物,不要挑剔。吃的份量要適中,不要過飽。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

自己年紀還輕,不要學會喝酒。酒醉後的形象是非常醜陋的。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走路時,步伐要輕鬆、要穩重。站立時,身體要端莊、要正直。作揖時,身體要彎的深,手臂要圓。禮拜他人時,要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腳不要踏門檻。站立時,身體不要歪靠在一隻腳。坐時兩腿不要叉開或伸展。不要搖動身體的下部。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掀開門簾的時候要緩慢,不要出聲音。轉彎的時候要給自己足夠的空間,不要去碰觸到棱角。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

手握著空的容器,要如同滿的時候一樣小心謹慎。進入一個空的房間,要如同進入一個有人在的房間一樣。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做事不要匆忙,做事太匆忙容易導致許多錯誤。不要怕擔任艱難的工作,但也不要以為工作很容易,就輕視它,草率的去做。

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避免去鬥爭或胡鬧的場所,絕不過問邪惡或不正常的事情。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進入房子大門以前,要先問房裡是否有人在。進入房間以前,一定要先把聲音提高,讓別人知道有人將要進來了。

人問誰,對以名,吳與我,不分明.

若是有人問是誰,告訴他自己的名字。回答【是我】,別人還是不能確認我是誰。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借用別人的物品,必須先得到別人的許可才可以拿來使用。如果事先沒有問就拿來用,那就是在偷竊。

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借用別人的物品,要按時歸還給別人。以後如有急需,再借就不會有困難。

 

第四章 信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只要我開口說話,就要講信用。怎麼可以用欺騙的言語或者是打妄語呢?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話說太多,不如少說幾句,要說真話,不要歪曲事實。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奸詐狡猾的言語,骯髒醜惡的言詞以及市井小人不良的習氣一定要戒除。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如果不是自己親眼所見,不要輕易的去告訴別人。尚未肯定過的事實,不要輕易的傳說給別人聽。

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

如果不是件好事,不要輕易的承諾,不然無論我做還是不做,我都錯了。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只要說話,就該有重點,要說的舒暢,不要說的太快,也不要說的模糊不清。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

別人的說長道短,如與自己無關,就不要去多管。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見到別人行善,要馬上想到向他們看齊。即使現在跟他們相距還差的很遠,我已經開始慢慢的跟上了。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見到別人造惡,自己要即時反省。如果我犯有同樣的過失,要馬上把它改正。如果沒有,我要更加以警惕自己不要去犯。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唯有當我自己的道德、品行、學問和才能、技藝不如別人,我該勉勵自己努力的去改進。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慼.

如果只是自己的衣服和飲食不如人,不要為此而憂慼感到慚愧。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如我聽到別人批評,就會生氣;聽到別人讚美,就會感到高興;壞朋友會接踵而來,好朋友會遠離我而去。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如我聽到別人讚嘆,就起恐慌;聽到別人批評,反而感到高興;有誠信又能諒解我的道德人士,才會逐漸願意與我親近。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如果自己無意犯了過失,那只是一個錯誤。如果是有意的,那就是在造惡。

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增一辜.

如果自己能把過失改正不再造,就不再有過失。如果自己犯了過失不承認,還想去掩飾它,那就是錯上加錯。

 

第五章 汎愛眾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只要是人,不分國家、種族、宗教,都應該要平等的愛護。我們被同一個天空庇護著,我們同住在一個地球上。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有崇高理想及道德水準的人,名望自然就高。人們所重視的,並非在一個人的外表。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才能出眾的人,名望自然大。人們所服從的,絕非因為一個人會說大話。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如果自己有能力有才幹,不要把自己的能力才幹用作享受,要服務於大眾。對別人的能力才幹,不要輕易的毀謗。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不要諂媚有財富的人,不要瞧不起貧苦的人。不要厭棄舊朋友,只喜歡新交的朋友。

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當別人正在忙,不要用事去打攪他。當別人的心正感到不安,不要用話去打擾他。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別人的缺點和短處,不要故意去揭穿它。別人的私事和祕密,不要去說給別人聽。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稱讚別人善,是一件善行。當別人知道自己被受肯定,就會愈加勉勵自己要更加精進。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宣揚別人惡,是件惡事。做多了,當傷害達到了極處,災禍就跟著降臨了。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如我們能互相勸勉向善,彼此的德行都會因此而建立。如朋友有過失,我不告訴他,我們雙方都是錯的。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無論是“拿”還是“給”,要知道它們有什麼不同。給的要多,拿的要少。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我要求別人做的事,要先問自己願不願意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要要求別人去做。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別人給我的恩惠,我一定要報答。我對別人的怨恨,一定要忘記。我報怨的時間要越短越好,想報答別人恩惠的心要長遠。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對待侍女和僕人,自己要端莊有禮。雖然自己的端莊有禮很重要,待他們要慈祥、要寬厚。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如果自己利用權勢使他們服從,他們心裡會不以為然。如果我能以理來勸服他們,他們才會無話可說。

 

第六章 親仁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

我們雖然都是人,但不同類。大多數人都很平凡,唯有極少數的人,有至大至善的品行道德。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果真是一位有品德的人,人們會很敬畏他。他不怕說真話,也不會去奉承或討好別人。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如果我能親近又能跟隨一位有德行的人學習,我能得到無限的好處。我的德行日日會有進步,過失天天會減少。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如果我不肯親近又不肯跟有德行的人學習,我的損失是很大的。沒有德行的小人,會跟我越來越接近,到時無論我做什麼事都不會成功。

 

第七章 餘力 學文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如果我不積極去落實自己所學,只是在表面上作功夫,繼續不斷的學文,那只能使我浮而不實。我將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但是如果我積極去落實自己所學,卻不肯再繼續深造,任憑自己的見解,信以為真,其實我對事實的真相還是並不明瞭。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讀書的方法,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到三點:到心、到眼、到口。對聖賢人的教誨,要相信、要照著去做,這都是很重要的。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剛開始讀一本書,心裡不要去想著另一本書。這本書還沒讀完,不要開始讀另一本書。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要給自己寬裕的時間讀書,要加緊用功。當自己的工夫成熟了,自然一切都明瞭。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卻義.

心裡如有疑問,要隨手把它記錄下來,向有學問的人請教,為的是要求取一個正確的解答。

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

房間要保持整齊清潔,牆壁要保持乾淨,自己的書桌要保持整潔,毛筆硯台要放端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墨條如果被磨的偏向一邊,就會顯示出自己的心不端正。如字寫的潦草不恭敬,就會表示自己的心地不正常。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書籍歸類後,要按次序排放在書廚或書架上,要有它們固定的位置。書讀看完畢後,要放還原處。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雖然有急事,打開的書卷還是要捲起來捆綁整齊。見到有殘缺損壞的地方,要馬上把它修補好。

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如果不是聖賢的書籍,要丟掉一律不看。這一類書籍會閉塞自己的聰明智慧,敗壞自己的心志趣向。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我們要愛惜自己,不要甘於墮落。只要肯真幹,成聖成賢是人人漸漸都可以做到的。

 

 

分享 435 次閱讀 | 0 個評論

留下腳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