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站點

請由此登入

查看日誌|返回日誌列表

丟掉工作,不代表丟掉自己

2009-07-24 13:59
五十五歲的阿明,在工廠做了四十年,失業前半年,工廠通知裁員,阿明心裡有譜,認為體力大不如前,自己可能就是目標,即使如此,阿明還是歷經了否定期和憤怒期。
 
因為阿明的國小學歷使其自卑感作祟,很快的,他就進入沮喪期,此時的阿明彷彿變了個人,對賦閒在家的太太看不順眼,逼迫她外出找工作。
 
家中還有兩個唸小學的孩子,經濟壓力大,阿明這段沮喪期又失眠、睡眠品質差、原有的糖尿病宿疾,病情加重,朋友因而引介他做心理諮商......
 
一般來說,就像醫學上罹癌患者會有幾個階段的心情轉折,失業引發的情緒反應也有階段症狀。
 
部分失業人士會有:1.否定→2.憤怒(討價還價)→3.憂鬱→4.接受、恢復等四個情緒轉化階段。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陳正宗指出,這些階段不一定循序發生。
 
有人很快從第1個「否定階段」進入第4個「接受期」,也有人從第2個「憤怒(討價還價)階段」跳過「憂鬱階段」,直接到「接受期」。
 
端視個人情緒適應,而有差異性。
 
第一階段「否定期」:認為自己不可能失業,無法認清事實。
 
第二階段「憤怒期」:
認為自己工作表現優秀,竟然被解職,公司太對不起自己,此時有人會去公司抗議、討價還價,思考如何才能確保工作。
有些人的「憤怒期+討價還價期」特別長,但也有人會跳過此階段,直接進入「憂鬱期」。
 
第三階段「接受期」:當事人逐漸接受被解職的事實。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徐西森,從事心理諮商長達三十年,從去年開始,在諮商個案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待業者。
 
即使如此,徐西森認為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家人能夠在精神,甚至經濟支援,就算面臨失業難關,一樣不會丟掉原來的自己。
 
徐西森呼籲待業者首先要恢復原來工作時的正常作息,並且多運動。
 
一邊試圖找工作,一邊不要放棄任何可以讓自己發揮的工作。
 
不管是義務性職業、接送小孩上下學、在後院種菜等階可、早晚運動,轉移生活重心,同時能建立自我認同,不要因為失業而放棄自己。
 
長老師基金會執行長張德聰則建議,待業者可以先檢視自己的專長,從中找出優勢以創造被需要的條件。
 
短期可先找兼職性工作,善用公部門資源,並結合過去從事行業與個人正向經驗,作為再出發的本錢。
 
他也提醒待業者應保持正向思考的態度,藉著待業期間自我充實、經營家庭、與老友聯繫以及身心重建等方法轉換個人心境。
 
另外,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長許文耀表示,待業者「心態歸零」的態度很重要,避免陷入「失業即是失敗」的負向情緒,並且保持個人思考的彈性,因應大環境的不景氣,調整對目標的期許與態度,失業已經不是新聞,因此不要過於放大失業的影響力,不要認為失業就等同世界末日。
 
如果本身有像是憂鬱症狀等精神疾病或有其他宿疾如酒癮等等,當事人要特別警覺,家人也要多注意待業者心情的調適。
 
分享 469 次閱讀 | 1 個評論
全部(4)

留下腳印

評論

  • 甜不辣
    甜不辣 2009-11-30 18:36
    我憂鬱過...
    自閉起來
    那是錯ㄉ
    要走出人群
    不然會更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