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站點

請由此登入

查看日誌|返回日誌列表

當他/她身陷失業低潮時...

2009-07-24 22:52
他/她遭遇失業問題時,身旁的家人及朋友該扮演何種角色?
陳正宗及李明演都表示,失業時,親友是很重要的守門人以及陪伴者。
有六項可幫待業者走出失業痛苦的方式,也有六個需避免的態度。
 
6 Do
(1)從事任何可發揮的工作:
家人可把家務分工交由待業者做,朋友可邀請他參與各項活動,避免他因為失業,喪失自我價值感。
(2)保持健全的情緒:
讓待業者明白會失業常常不只是個人問題,有時是由於整個大環境的不景氣。
此外,幫助待業人士做好情緒管理的同時,家人及朋友也應調整個人的心態,避免不理性的期待,徒增待業者壓力。
(3)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
提醒待業者維持像有工作時的生活作息,不要因為失業而有所變化,不管是睡眠、運動作息都要一如往常。
(4)持續戰鬥、永不放棄:
鼓勵待業人士放下身段,不要放棄任何機會,持續找工作,隨時注意工作資訊,還可以找過往人脈介紹等等。
(5)鼓厲正向思考:
鼓勵待業者正面思考,隨時和人說話,親友都會願意傾聽。
(6)維護和諧關係:
面對失業,待業者可能會產生挫敗感,此時親友應避免給予過多的壓力,導致家庭失和或友情決裂。
 
6 Don't
(1)別責難:
失業不是當事人所樂見,因此親友絕對不可以火上加油,怪罪當事人。
(2)不要質疑:
別以質疑的語氣關心求職進度,不要相信當事人的努力以及尋求進一步需要的協助。
(3)不要拒絕轉移生活的重心:
轉化生活重心,可以加重個人在家庭或朋友社群扮演的角色,可讓待業者提升自我認同,同時也可增進彼此感情。
(4)不要忌諱心理諮商:
失業若導致情緒低落,可善加利用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資源,尋求心理諮商管道。
(5)不要輕易放棄希望:
當事人需要家人及朋友的鼓勵與陪伴,親友不僅不可輕易放棄希望,更要隨時正面鼓舞他。
(6)別逃避:
不要因為失業,就不讓當事人接觸工作相關訊息或失業新聞,若當事人自己提到失業,也不需要刻意避談,反而要開導他。
 
根據董氏基金會及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在2009年4月進行「失業民眾最不想聽到的一句話」的網路調查,發現高達三成七的民眾最討壓旁人語帶指責的話語,像是「你有沒有積極在找工作呀」、「你這米蟲」等;三成一的人痛恨聽到「你在哪裡高就」、「找到工作了嗎」、「有人打電話要你去面試了嗎」等詢問。
另外,具有反諷意味的「真好命,都不用工作」、「你不用受老闆的氣啦」,或建議待業者「有工作就好,不要挑工作」、「找份好工作不如釣個金龜婿」、「就當是放長期的無薪假」等,往往也會讓待業者壓惡不已。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大多數人在面臨失業或是長期待業的狀況下,心情不好、易怒、憂鬱恐怕在所難免,親友應避免以情緒性的字眼刺激他,延伸更多的不愉快,而自己則先建立「不要計較的心態」,多一點「體諒、允許與接納」,可能是現階段重要的心理建設,陪伴待業者度過這段難熬的時間。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董旭英說,待業者往往不敢表達,而將自己的壓力包裏起來,若情形嚴重,可能轉換成負面情緒,因而增加夫妻吵架、家暴、精神疾病,甚至自殺事件的發生。
他提醒待業者要練習調整態度,若能參加一些團體進行認知治療最好,若沒有心情或能力去作療癒,可不斷告訴自己:「這只是短暫性的,再等一陣子就會轉好。」將這段過渡期間當成重新再出發的轉捩點。
他建議家人要開誠佈公和待業者談:「你最近不高興,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分享你的心情。」張德聰也提醒,若言語不方便,可用留紙條或發電子郵件等方式溝通。
許文耀則指出家人應多使用正向積極的詞語鼓勵待業者,避免憐憫忍讓的態度,讓全家氣氛掉入互舔傷口的情緒中。
 
分享 572 次閱讀 | 0 個評論
全部(2)

留下腳印

評論